引子
2017年实习季,国际法学院一个班的四个同学决定组成实习小组,到审判实务的第一线:基层人民法院完成毕业实习。张雅宁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法院实习,韦威于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实习,詹志杰、石晖于安庆市岳西县人民法院实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他们收获了不少有价值、有意义的成长经历,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感悟,供有意愿今后到法院实习的学弟学妹们参考。
实习前传
一直很认同美国著名辩护律师路易斯·尼察的一句话:
充分的准备,使愚蠢的人变聪明,
使聪明的人变卓越,使卓越的人稳操胜券。
对于到法院实习,关于准备的道理是相通的,
做好信息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和心态上的准备,
能更好地开启法院实习之旅,如下建议供参考:
1.提前了解。先行请教师长同学法院实习事宜。前辈指路,早人一步。
2.翻经验帖。有意识地收集、学习法院实习经验帖,提高自己对法院的认识。
3.仪容仪表。跟颜值相比,在法院实习,更看重的是仪容仪表的整齐。
4.带齐装备。笔、笔记本、电脑、U盘、证件和水杯等带齐,以备不时之需。
实习攻略
一、解开法院的面纱
(实习法院的样貌)
向上滑动阅览
在法院实习,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要到哪个庭实习?
按工作流程划分,法院的庭可分为:立案庭、业务庭和执行庭。
每个庭都是法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好学,在哪个庭实习都会有别样收获。
由于我们主要在业务庭实习,对立案庭和执行庭的工作不太熟悉,
故接下来主要介绍我们对业务庭的初浅认识。
了解业务庭的职能,就是了解该庭主要承担的业务范围,可参见下图:
(部分中级法院业务庭的职能)
中级法院对业务范围的区分较基层法院更加具体、细致,
基层法院将相近业务进行合并,如一般民事审判庭只区分民一庭和民二庭.
了解业务庭的基本职能后,应当了解各庭的工作流程:
我们认为,工作流程即一个案子在业务庭从出生到终结的历程,
出生:到立案庭领取案件,确认审理任务;
成长:案件初审,开庭前准备,开庭,合议庭评审,撰写裁判文书,审判
终结:判决生效,文书送达,归档。
工作流程中均有相应的工作规范,即工作纪律,
常见规范有期限规范,保密规范和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复制文件材料等。
了解法院的工作职能,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规范后,
对实习工作应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位。
再考量以下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兴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
以及对未来就业方向的预期等,
确定自己要去实习的“庭”,开启法院实习之旅。
二、文案记录的方法
向上滑动阅览
在法院实习,我们会客串书记员的角色,
不可避免地就要完成文案记录工作。
法院的文案记录,种类繁多,有庭审笔录、调解笔录以及合议庭评议笔录等。
文案记录很像英语听力,基本上是一遍过,
要求即时记录,如实记录,准确记录。
接下来我们主要介绍关于庭审记录和合议庭评议笔录的一些心得。
1.庭审笔录的心得体会:
为避免因丢记、漏记给审判工作造成的不便,我们总结出以下心得:
第一,提前阅卷、了解案情。在开庭前一天打好当事人身份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双方举证内容、来源及证明目的;
第二,对必记、略记、补记内容分别明确、区分对待。如对自认部分、处分权利、质证意见等必须立即记录,对当事人宣读的法律条文、合同条款可以只记序号,庭后补充,对审判员的问话,可据当事人的回答补充。
第三,当无法全面记录又抓不住重点时,可关注审判员多次提问或者反复强调的内容,这些多为争议焦点,必须立刻记录。
第四,笔录当庭核对,即时签字确认。庭审结束后,应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五日内阅读笔录,但为避免矛盾,建议让当事人当庭阅读后立即核对补正并在确认无误后签字按印。庭审结束后,应仔细回想审判员的审理思路和提问内容并对不同案件的争议焦点进行系统梳理,必要时可就争点的归纳方法、证据的采信标准、听审的疑惑之处及时向带教老师请教。
(庭审笔录四步图)
2.合议庭评议笔录的记录要点:
合议庭评议笔录,记录的内容为合议庭成员对案件审理的意见,
意见主要包括对案件审理的评价和议论。
与庭审笔录有相同的要求,即时、如实、准确;
故也需要记录者提前熟悉案卷,对记录内容必记略记补记进行区分。
(1)始终关注事实问题、法律问题和程序问题。
合议庭成员评议时,谈及上述三方面问题时都要记录,
不属于这三方面的,可略记或不记。
(2)关注合议庭成员评议时,总的观点是什么?
各成员总的观点是:支持原告或部分支持,部分驳回还是不支持原告。
支持原告,事实依据是什么?法律依据是什么?是否符合程序?
依据这个思路,把握合议庭评议时的重点,完成有效记录。
三、整理案卷的学问
(实习时的案卷)
向上滑动阅览
(一)整理案卷。
整理案卷几乎是每位实习生到法院实习的必修工作。
一份完整的卷宗内容庞杂,所涉材料不下三十余项。
只有对案件的运转流程建立起完整清晰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判断文书性质及排列顺序,
才能准确高效地排序、编码和填写卷宗目录,最终完成订卷存档。
具体操作:
拿到案卷,首先要对案件的终止阶段和裁判结果有一个确定的认识,
针对判决和裁定驳回起诉的案件,需设置正、副两卷且裁判文书须放双份,
案件运行登记表直接置于副卷目录后,其余案件正副卷合一,
排序时先放文书签发件后放文书正本;
对未经开庭的调解或撤诉,则无需放置开庭公告和宣判笔录。
高效方法:将常见文书类型和排列顺序熟稔于心,背诵法院的正卷目录。
以民事案件为例,排列顺序如下: (一般都会有模板)
案卷中可能涉及的注意事项:
(二)案卷学习。
案卷所承载的信息量非常大,根据信息内容的不同,
可分为程序信息、事实信息和法律信息三类。
第一,程序信息贯穿案卷始终。程序信息对程序法的认识和学习很有帮助,
从立案登记表里的很多专有名词,就可反映很多法律制度在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如管辖制度,协议管辖和指定管辖出现在选项里,其法律意义就变得活灵活现;
如诉讼保全制度,保全流程和保全费用的计算等。
对于这些信息,要有意识地去区分归纳,
它们的程序处在整个案件中的哪一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发挥什么作用?跟下一环节有怎样的联系?
脑袋里印着“报案-立案-开庭前-开庭-合议庭评议-宣判-送达-执行”基本流程,
将所碰到有关的程序问题,会更方便理解程序设置的意义。
第二,事实信息到法律事实的转化。
并不是从案卷看到的事实信息都能成为法律事实,需要我们的整理加工,
我们建议,在对事实信息进行处理时,
以时间为线索,关注主体间发生的法律关系,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一般事实信息中的“动词”都会包含法律关系,
如1993年9月,甲乙相恋,同年10月婚姻登记,
1994年生育一子,1995年离婚。
相恋,没有法律关系;婚姻登记,夫妻身份关系建立;
生育一子,产生抚养、监护关系;离婚,夫妻身份关系解除,监护关系仍存在。
实践中,当事人表达逻辑不一定清楚流畅,故需要我们对法律关系进行整理。
另外,看法律文件中双方的请求和主张归纳争议焦点,尽可能地提炼法律事实。
第三,法律信息的寻找。法律信息对法律适用影响比较大,可以在原告起诉状的法律依据,被告的答辩状的法律依据以及判决书的判决依据处寻找,我们可以通过争议过程和适用结果,去推敲法律适用的形成,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技能。
四、旁听庭审的要点
(法庭庭审现场)
向上滑动阅览
旁听庭审是在法院实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学习福利之一,
有机会尽量多听,不局限于只听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
如果刚好赶上行政案件或者知识产权案件的开庭,
也可以去学习学习,这对拓宽法律视野很有益处。
接下来,我们以旁听民事案件为例,
简单分享我们对旁听庭审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旁听前尽量先看案卷,了解大致案情。
某一案件已确定开庭日期,恰好又是你感兴趣的案件,
可以跟审判员申请查阅案件,说申请会有点夸张,
一般情况下,实习生提出想要了解某一案卷的请求,
审判员同志是不会拒绝的,大家对勤思好学的同志都很支持!
但对未审判的案件,一定注意保密,不可外泄。
对普通的一审案件,可从立案登记表进行学习,
立案登记表会记录相应的案由,案由就是对案件的初步定性,
案由可缩小法律法规的检索范围,有利于提高法律适用的准确度。
紧接着是:学习起诉状和答辩状。
根据这两份材料,提炼出相应的法律事实,
明确原被告双方的权利主张,归纳双方的争议焦点。
对法律事实的梳理,可以时间为线索或者以主体为线索进行梳理,
画出相应的关系图,并把争议焦点附在关系图旁,形成笔记。
针对双方主张的权利和事实,查阅相关的证据,
初步判断证据是否能支撑当事人的请求或案件事实,
对初判的结论和自己拿捏不准的问题进行记录。
第二、旁听时带着案卷问题,观察庭审活动。
相信做个之前的整理工作,一定会梳理出不少疑问,
带着笔记本,带着疑问,再坐到听众席上,会对庭审更加期待。
期待感与目标感很相通,简单说来,
当我们对某些证据,所反映的事实或法律权利不确定时,
我们会更想知道原被告举证、质证时会有怎样去证明?
这就间接带动了我们旁听庭审的注意力。
另外,我们始终需要带着三类问题观察庭审活动,
即程序问题、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
看有没有现场提管辖权问题?回避问题?
看法官如何主持庭审?如何引导双方展开证明?如何控场?
注意法官对原被告的发问?这部分发问都可做笔记,大多是核心问题。
原被告举证或质证时哪些做得好?哪些存在不好的地方?
如果你是原告,你会怎样?你是被告,你会怎样?
林林总总,都可做笔记,方便之后做法律分析。
第三、旁听后进行法律分析,尝试案件解决。
掌握较多的案件事实素材后,梳理清楚相关的关系食材,
就可以烹制自己的法律料理了,即提出案件解决的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更多是写给自己看的,记录自己思考的路径,
我们的体会是:心里认定的每一个事实,必须要有相应的证据作支撑,
没有证据做支撑的事实,不能参与我们法律论证的过程。
接着就是查阅法律法规现行有效的规定,
包括不限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法院内部的办案规定等,
最后,尝试着得出一个自己对案件的处理结论。
第四、与审判员交流沟通,取长补短。
我们已经对事实(案卷+庭审)完成认定,也查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同时完成对一个案子的预判,接下来就是要验证我们的预判了。
最佳验证方法就是,请教主审法官。
找合适的时机,将自己对案件的认识跟主审法官交流,
看看法官的关注点,与自己的关注点是否一致?
不一致之处,原因是什么?
着重记录与法官思路不一致之处,是因为自己的法律功底不够扎实想不到?
还是属于经办案件才能获得的实务经验?这就是我们要提高的短板。
取长补短,才能更好进步。
相信如果之前你做好相应的笔记,按着笔记向法官有理有据地表达,
法官会为你的“专业”精神点赞的。
五、法律文书的撰写
向上滑动阅览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法律文书的撰写,重在积累,绝非一日之功。
法律文书,尤其是判决书和裁判书,是对案件最全面的陈述。
一份完整的判决书,包含标题、首部、事实、理由、
裁判依据、判决主文、尾部和落款等诸多内容,
贯穿了整本案卷材料所涉及的所有要节,
不仅需要较高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归纳能力,
还需要较为成熟的法学分析能力和法律检索技能。
经过请教学习和实践反思,我们总结出了如下经验:
第一,要综观全案,吃透案情。力争做到围绕关系定案由,围绕诉辩定争点,
围绕证据定事实,围绕要件定法律和围绕诉请定结论。
第二,要严格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慎用自由心证,不仅要确保每份证据材料具有证据资格和证明力,还要保障证据整体协调一致,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最大程度地接近客观真实。
第三,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基础学习,加强法律检索能力的锻炼,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要积极学习并全面掌握法院的文书格式文本。如最高院发布的《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民事诉讼文书样式》等文件,加强文书制作各式的规范性,保证同类文书相同格式。
第五,要加强文书制作的审慎态度。在撰写中反复酝酿、斟酌,撰写完毕后仔细审查、校对,以确保法律适用正确、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法律文书撰写,在操作层面的建议:
第一,用语必须书面化。减少使用或者零使用口水话语言,避免在句末经常出现“的”“呢”“了”“啦”“吧”等字;少用“因为”“所以”,多用“由于”“故”,少用“把”多用“将”,少用“它”多用“其”等;能精炼时尽量精炼,用文言字句更妥帖就用文言字句。
第二,用语必须客观化。少用或者不用主观的、修饰的形容词,对事实、对证据和对法律适用的描述应当直接陈述,所有形成的文字必须有相应的客观实在作为支撑,不能存在主观臆想。
第三,学习模板+自己思维。多看、多读、多练习、多模仿法院里优秀的裁判文书模板,分析其优秀的原因,加以学习。自己亲自撰写法律文书时,可先多参考几篇优秀模板,在模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对案件的思维,思是思考,维是思考的角度,反复打磨,会形成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法律文书。
六、工作记录的必要
向上滑动阅览
起初,刚写毕业实习手册的时候,觉得工作记录特别地累赘,
一天工作就比较累了,还花时间、精力和脑力去整理,干嘛呀?
当实习结束的时候,再翻看那个本子,
你会特别感谢那个完成工作记录的你。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有时会对自己的记忆力非常自信,认为不论多大多小的事情都会清楚记得,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一个工作上很深刻的教训,如果你不细加整理,
你终究还是会在短时间里重蹈覆辙。
尤其是刚参加实习工作的小白,
如果每天不进行相应的工作记录,
一周后,十天后,半月后,一个月后,三个月后,
你会觉得每一天的实习好像都是相同的,
自己的实习不过是同样的一种状态重复了好多次。
其实不然,每天肯定都会有差异。
你将自己每天的工作都记录下来,可以稍微具体一些,
记录的时候,你会有一个反思的过程,
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的不好,
有心人同样的失误不会犯两次,同样的事情第二次会比第一次做得更好,
我们认为这就是记录最重要的一重意义。
你会在日记录、周记录和月记录里,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
我们几个在实习的过程中,时间管理都做得不太好,
有时候一忙碌,就会遗漏之前带教老师交代完成的工作,
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后来,我们偷师了一项书记员的工作小招,
拿一个A6orA7的小本子,专门记录带教老师交办的事项,
有时也会把自己本身的工作,
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案子的庭审时间也记录在内,
对各项工作进行符号标记,做轻重缓急的优先级处理,
每完成一项,就会将完成项划掉。
慢慢地遗漏的工作就少了很多,时间管理也变得比之前合理,
也比较推荐大家实习时准备这样一个小本子。
实习外传
1.“拼命三郎”的精神状态。
所谓“拼”,就是积极拼搏,努力完成工作的一种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这在实习中非常重要,精神状态传递的就是做事的态度,如果你的态度没问题,即使有其他的问题,大多数情况都会获得理解,若是态度出了问题,就会极大降低对你的信任。“命”,指的是不辱使命,在法院里,其实大家也都是一个团队,工作、学习和做事都在一起,作为全队成员,理应全力以赴,努力完成,争取赢得团队成员的每一次信任,切不可以“实习生”的身份作为没完成好任务的挡箭牌,失去大家信任的次数多了,以后得到表现的机会就会少的。相信我们华政学子都能在法院留下积极拼搏的身影。
2.“真诚大方”的人际交往。
真诚大方,需要我们做到待人真诚,明德识礼。进入法院,就需要及时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来自工作的压力并积极稳妥地应对林林总总的当事人。以下两种意识尤为重要:
二是换位意识。与当事人接触的过程中,喊冤诉苦者有之,拒不承认者有之,叫骂不公者有之,胡搅蛮缠者亦有之,即使法院的审判工作没有任何事实、程序与法律适用上瑕疵,也总有当事人深感司法不公。此刻,问题的症结已不在于案件本身,而在于隐藏在个别腐败和公权强势下的公众紧张和质疑。只有在当事人的视角下耐心倾听、详尽解答,使权力的运行处于阳光公开的环境下,才能尽可能消除公众对法院的误解;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仔细斟酌、推己及人,将裁判所产生的社会积极效应予以最大化,才能尽可能提升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和捍卫法治的决心。
二是利他意识。尽管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作为一名初至法院实习的新人,一定要尽量克制随意说“不”的冲动。天底下,没有哪个人不喜欢习惯“吃亏”的人,仗义的分担他人身上的重量,不仅是拉近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更是打磨自己的试金石。所以,请珍惜每一个让新人“吃亏”的机会。
3.“永远学习”的学习心态
实习之后,才会发现自己先前学习的浅薄,真实法律世界的浩渺,真实地感叹:学无止境,唯有保持“永远学习”的学习心态才可能有所进步,学习将是我们法律人毕生追求的事业。此次实习给我们的最深印象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一句简单的法条,真正落实到实务工作中才知耗时耗力、艰巨异常;也只有用心办好一桩案件,才会深切体会到自身知识的匮乏和处事能力的欠缺。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建议大家加强对信息获取、分析归纳、创造思维和灵活运用的培养。在课堂之外,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成为新时代的法律人。
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色的业务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即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熟练度的积累过程。在学校里掌握好过硬的法律基本功,是非常必要的。身怀扎实基本功的法科生,就好比NBA里身怀高超球技的球星,不管在哪个球场,他都不会成为打酱油的“饮水机”,总会有施展拳脚的一席之地。大四学长的实习之旅就告一段落了,接力棒留给你们,让我们一起进步,一起加油。
END
文字 | 张雅宁、韦威、詹志杰、石晖
设计 | 张伊宁
ID:ecupl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