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三连”先进事迹报告会清华专场李冲发言
李冲,男,1990年8月出生,河南省商丘市人,中共党员。2012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12年12月参军入伍,服役于原北京军区第65集团军“红一师”某装步连,2014年12月退伍。他在服役期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现就读于五道口金融学院,他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12级硕士、2016级博士。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述这位清华学子李冲律师河南的军旅情缘。
△“大功三连”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
惠风荡繁囿, 水木湛清华。3月17日下午, “大功三连”先进事迹报告团做客清华大学 “时事大讲堂”。 清华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国防教育工作, 注重将军营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资源和阵地,鼓励在校生携笔从戎, 鼓励毕业生投身国防事业, 涌现出一大批在军队和国防工业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校友。 从2009年至今, 该校先后有7名学生在 “大功三连”当兵服役。
李冲,对很多清华校内同学来说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稍稍百度一下,就有不少关于他的事迹映入眼帘:《人民日报》上的报道,央视一套的主题演讲,在人民大会堂参加连队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成员之一——作为一名服役两年的军人,李冲在“大功三连”收获了许多成长,也为更多人分享了自己的军营故事。看着他的诸多事迹,李冲律师河南我们也曾困扰,是否还有新的内容可以挖掘和采写,但当他重回一名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身份与李冲律师河南我们交流时,一些不仅是一名军人所特有的,而且对每个年轻人都有所启示的东西,给我们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李冲在央视“时代楷模报告厅”的演讲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报告团成员合影
“当初选择去当兵,其实脑海里理想化的东西是特别多的。”谈起应征入伍时的情形,李冲觉得是有一些个人意气在里面。在清华,每年都有二、三十名学生选择参军,接受军旅生活的锻炼,但其中研究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家里有不少亲人反对,觉得都读研究生了,还是规规矩矩读书,好好学习、工作。但李冲自己参军的情结和愿望非常强烈,最后终于用“从小上学算是比较早的,年龄又不大,当两年兵回来继续上学也不晚”成功说服了家人。李冲回忆,当时高中几位兄弟给了他极大的鼓励,“趁着年轻,多闯荡,多体验不同的生活,总归是一件好事。”
与很多选择入伍的同学一样,李冲的军旅情结也和家庭环境有关,父辈中就有不少退伍军人。“小时候会听他们讲起在军队中的故事,上大学接触互联网后,特别爱看军旅、谍战题材的小说”。
说到自己看过的小说,《终身制职业》是李冲反复提起的。这本特种兵题材的谍战小说,讲述的是一批特殊建制、特殊身份、执行绝密任务、一旦加入终生不得退出的中国军人,将生死置之度外,开展各种幕后与地下工作的故事,热血的故事,新颖的情节设计与宏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了李冲,“我觉得这些人是一个民族最伟大最优秀的人群之一。没有当过兵扛过枪,没有流过血负过伤,对我来说,人生太不完整了”。
2012年报名参军后,李冲被分配到了塞北陆军的一支基层连队,而这支连队可谓大有来头。 “大功三连”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英雄连队,所在部队的前身是毛主席亲手缔造和领导的“红一师”。40多年前,“大功三连”官兵白天参加国防施工,晚上点着煤油灯在坑道里学毛著的事迹享誉军内外。战争年代,“大功三连”4次荣立大功,和平建设时期多次立功受奖,曾被中央军委授予“基层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
部队大熔炉,练体更练心
“听说分配到的连队特别有名,心里是挺激动的,但是真正经历了才发现跟自己开始的想象大不一样”,李冲所憧憬的小说中的场景与实现有着很大的距离,自己两年的军队生活,最主要的两项工作就是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学习,“两年的时间还是太短了,而且我们是‘机步旅’,别说那些炫酷的特种技能,开飞机、坦克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李冲讲得不多,也依然能从一些故事中体会到平时军事训练的辛苦。2013年连队改制换装,为使新编制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连队官兵经常是“5+2、白+黑”都泡在训练场。李冲个子高,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参加战术基础训练,卧倒起立、匍匐前进,经常痛得弯不下腰李冲律师河南;班排战术训练,每天全副武装上下战车几十次,晚上睡觉翻身都困难,但他一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军事训练对他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都有不小的提升,但是说起对自己的影响,李冲却觉得不仅在身体和精神上,更在于重塑了他的世界观。
△李冲在部队中参加军事训练
李冲说来到军队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融入与相互了解。除了军官以外,基层的士兵80%以上都是本科以下的学历,甚至有的人普通话还说不好,一口方言。与小说中完全不同的场景,虽然让他的一些最初的幻想被打破了,但却使他更深刻认识了真实的部队和军人。真实的、深刻的、生动的实践结合持续、深入的政治理论学习,深深地影响着他。
“部队里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学校里很不一样,与生活和训练的实践联系很紧。”李冲回忆刚刚入伍的时候,在“士兵讲坛”上谈“法治军营”,自己滔滔不绝,引用了很多法律名词和法学名言,却把台下的战友听得昏昏欲睡。“军队里政治理论讲得好的,大部分都是老兵。有时候会有一些退伍老兵回来参加大家的学习,他们讲的都是军队里发生的故事,用的分析方法却都是党的理论,大家一听就懂,用起来也顺手。”在连队的两年,李冲也逐渐学着用“兵言兵语”说话,他觉得这不仅是一种语言体系的转换,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你把理论融进生活了,就不仅是政治学习的时候能巩固,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领悟地更深”。
△如今,李冲也成为了报告团的一员
“很多人觉得银幕上的军人形象都是被艺术重塑过的,这说得也对也不对。”李冲认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应征入伍的初衷并不见得全部都是什么高尚的理想、情怀,很多人有着现实的对未来人生规划的考量,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的肯定是极少的;但是,一段时间的军队生活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他们,使他们作出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去践行保家卫国的军人使命。他连队中的一位班长,是新型战车教练高手、通信能手,是训练演习中的主力。连队参加朱日和实兵对抗演习战斗前夜,他接到父亲病危电话。为了连队在演习中的成果,他毅然对姐姐说:“部队有任务,3天后结束,告诉爸爸一定等我!”而当他赶回家时,父亲已经说不出话,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而这样类似的故事,李冲说在连队里和整个部队里,还有很多很多。
“你会看到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普通人的一切感情。但正因为如此,当他们在选择面前勇敢作出自我牺牲时,才特别令人感动。”讲到这里,李冲也陷入到深深的感慨中,“人们常常会敬畏英雄,但是让普通人作出英雄之举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冲击”。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经历,一辈子都不后悔
最初很多人不理解李冲入伍的选择,除了他已经开始读研,年级较高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所在的专业。对于一名金融专业的研究生,利用课余多参加金融企业的实习,毕业后找一份收入不菲而且十分体面的工作,应该是比较常见的成长路径——而参军的经历对此恐怕毫无增益。但在李冲看来,军旅的生活,给他的专业学习与未来选择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我本科是07级的,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进入大学不久,就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我从小就对经济、历史很关注,所以很快就迷上了关于金融危机的事情。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考到了五道口金融学院”。在金融专业,李冲学到了不少宏观经济的理论与知识;而在军队中,他同样收获良多,学到了更多“接地气”的东西。
“在连队里,士兵之间几乎二十四个小时都在一起,彼此之间的了解是最透彻的,无论之前有多大的差异,大家都会很快无话不谈”,“军营里的人员组成,就像一个小社会,各个生活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李冲觉得,在连队里,战友间的感情是最真挚的,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他能更深入地了解到社会中不同的群体在关注些什么,怎样思考一些问题。“我感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很多,眼前看到的不只是机械的公式与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李冲感觉到,通过身边的战友,他与社会中更多的人群发生了联系,思考问题也全面了许多。
如今,李冲已经完成硕转博,将继续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觉得五道口金融学院所提倡的“不怕苦敢争先讲团结重奉献”的精神与大功三连“听党话、不怕死”的传统有很多契合之处,这些都是他宝贵精神财富,改造、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他的一生。面对未来,“不管是部队还是读博都是一场硬仗,我会勇敢面对明天的战场。”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我们的动力就是您的点赞
来源 |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 张祎嵩 马 丽
摄影| 张永进 刘吉强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李 华杜麒麟孙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