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愤!
筼筜湖出现多起恶劣破坏公物行为
湖区多处遭恶意泼洒污染物
监控曝光,目前嫌疑人已被抓
筼筜湖沿线多处
被人为泼洒污染物,清理工作难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在筼筜湖沿线步道上,不少地方被人泼河南南阳在线律师了油漆等,破坏了筼筜湖的景色,让人感到非常气愤。
现场看到,在筼筜湖靠近湖滨中路设在湖边绿化中的一处石雕上,有两大块褐色的污渍,石雕底座上还有不少玻璃瓶碎片。
现场,一名清理人员正用锤子一点点地敲掉石雕上的污渍,河南南阳在线律师他告诉记者,他不知道污染石雕的到底是什么物质,但这些物质已经浸入石雕内,先前他们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没能将污渍清理掉,所以现在只能用这种方法复原石雕。
在附近走访看到,周边的步道上,有不少和石雕上一样的污渍,这些污渍一段段的,密集的地方长达几十米。
据悉在1月初,筼筜湖区就有多处被泼类似机油污染物。
筼筜湖区的湖滨西路湖岸人行道、湖边的石雕、白鹭洲公园对面、南湖公园附近、东卉花园附近、湖滨北路等地都被泼,沿途污染长度30米-400米不等。
这些白色油漆的痕迹,看上去像是有人故意涂抹上去的。此外,白漆还被胡乱地涂在步道通往高处的石阶和两侧墙面上。
附近一名保安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们就在筼筜湖区步道发现了类似机油的污染物,前几天,他们又发现了不少白色油漆污染。
市筼筜湖保护中心已经在组织保洁人员清理污渍,但一些污染液体已经渗入较深,很难彻底清理干净。
@清理人员河南南阳在线律师:我们草酸、盐酸都试过了,都没办法清理掉,它渗进去了,只能用这种方法去给它弄掉了,这种方法有效,但慢一点,要两三天。
@保安:春节这段时间发现整个筼筜湖环湖这一圈很多地方都有,应该是人为的,估计是晚上做的,白天我们没有发现,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在清理了,他们目前是用水冲洗、用刷子刷,都洗不干净。
不文明行为让市民感到气愤
除了筼筜湖湖区,在筼筜湖周边的人行道和围墙上,也看到不少褐色污渍。看到好好的环境被人故意破坏,不少来筼筜湖游玩的市民也感到气愤。
市民A:环境这么好,为什么要破坏它呢?这样做的人,我觉得是不对的,不管是心态有问题,还是说遇到什么坎坷,不要拿社会来发泄。
市民B:特别不文明,这个雕塑是城市的景观,至少是一个公共财物,你这样破坏肯定不对,希望找到罪魁祸首,绳之以法。
网友气愤:“让他自己清理干净!”
▼
网友:“自己高兴了,却让环卫工人遭罪。”
▼
网友:“做的事,让人真瞧不上!”
▼
网友:“厦门还有好多地方被人为破坏。”
▼
泼洒污染物的嫌疑人已被抓获
2月4日上午,记者从思明公安分局滨北派出所了解到,今年1月底以来,警方陆续接到多起有关筼筜湖沿线步道和雕塑被人为污染的警情,随即展开调查,并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
1月9日18点45分,在湖滨西路附近的筼筜湖步道上,一名骑着自行车的男子,右手拿着一个瓶子,瓶口朝外,他一边骑车一边倾洒瓶中的液体。
约6分钟后,瓶中的液体已被基本倒光,男子还用力甩了两下后,才将手中的瓶子扔了出去
经过分析研判,民警最终锁定了这名男子的身份。2月3日晚11点多,民警将这名可疑男子林某某抓获。
@滨北派出所民警 张存事:林某某到案后也承认了,自己就是心情不好,宣泄情绪,在筼筜湖沿线走到哪里就洒到哪里。
经查,林某某是一名拾荒人员,他交代,自己泼洒的污染物主要是油漆和咖啡,这些东西都是从附近的建筑工地和垃圾箱里捡来的。目前,林某某已被思明警方控制,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厦门网红景点遭人为破坏被“纹身”、成“签名树”
逛厦门园林植物园,多肉植物区是大家必去的地方。这里奇特的景观也在网上蹿红,成为来厦打卡“网红”景点。
但不少人在参观中发现,一些多肉植物伤痕累累被刺上了“纹身”甚至成为“签名树”,非常煞风景!
在园林植物园多肉植物区入口这株仙人掌上,几乎每一片肉质掌状叶,都被刺上了各种图案和文字。
刺刻的是像“华灿娟”、“周俊西”等人名,或是表达游览心情的文字。
一旁这株高近5米的鬼面角仙人柱上,从上到下的根茎都惨遭毒手,被刻上了各种大字,有的地方甚至被游览者穿孔刺破。
园林植物园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不文明现象早在十年前就出现了,刺刻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团扇属仙人掌、大戟科多肉、龙舌兰等这几种植物身上。
游览者随意刺刻上的文字和图案,一经氧化后,就会在植物表面,形成白色或是黑色痕迹,无法消除。 严重破坏行为,还会造成植物生理受损,无法保持代谢或引发病虫害甚至死亡!
工作人员表示,经过长期的提示与现场劝阻,近一两年游览者素质提高了很多,在植物身上进行刺刻的现象有所减少,但还是有个别人会有破坏行为。
例如,有些游览者看到精巧可爱的番杏科多肉植物,都会忍不住触摸或是折断部分带走。
也有一些游览者喜欢把种植植物的沙土泼洒在仙人球上面。
据了解,目前,多肉植物区已有100多种植物遭到人为破坏,植物园方面表示,美好的旅游环境是靠大家共同建设的。
@市园林植物园多肉植物区负责人 李兆文:龙舌兰这一类,它自然代谢这一类,我们会对它进行一定的修剪。像大戟科、仙人掌科这一类的,比如说他刻得比较深的,因为伤口感染了,我们就进行一些病虫害的防治,让它的伤口尽量恢复,(但)这是一个终身的影响。
其实像这种沙土是比较不好处理的,一般我们用刷子刷过之后还要用比较强一点的水来冲。甚至我们的工人要运用工具一点一点清下来。你给它覆盖掉了,它生长过程也受到影响。
谁要为你的情绪买单?
你的一时兴起或者一时不快,人为破坏风景建筑,不仅增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影响了其他游客的体验。凭什么要让别人为你的情绪买单?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王德刚认为:旅游不仅仅是个体的娱乐和享受,也是自身修养的展示过程。游客无论是出于何种心理推倒、破坏公共设施,同时也推倒了自身的素质之墙。
惩戒与自觉
其实有关部门和景区近年来也针对相关不文明的旅游行为采取了相应的惩戒措施。自2006年起,国家旅游局、国家文明办等部门连续发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措施,提出文明旅游的倡议。
2015年3月,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制定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不文明旅游如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等行为将被记录在案,信息保存期限1至5年。
声势不少,但收获甚微。根据《中国旅游报》2017年发布的中国游客文明调查数据显示,32.6%的受访者认为文明旅游对旅游体验影响一般,其基本不会对自身旅游中行为进行约束河南南阳在线律师;仅22.7%的受访者知道《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可以看出,中国游客的旅游素质仍旧需要提升。
7月12日,一男子翻越雷峰塔遗址拿走的半块砖,他再三强调:“我只想拿出来研究一下”,并表示自己去长城也曾拿过一块砖,在上面刻下自己的名字。via:环球网
网友逸逸很支持将不文明行为记录在案的惩戒条例。
她表示:“相较于新加坡在景区随地吐痰至少就会罚款1000新元(约为5068元人民币)的惩罚,记录在案的处罚会在日常的限制中给受罚者施压,使其更多地去反思自己的行为。”
热爱旅游的资深驴友刘媛认为,文明的旅游风气的引导比严格的惩戒措施更为重要。
“虽然(惩戒措施)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只有培养良好的旅游风气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种破坏行为的发生。”
迟毓凯表示,相对严厉的惩戒措施与适度的媒体曝光度相结合,可以对素质较低游客产生一定的心理震慑作用,从而减少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
互
动
一
下
你觉得“破坏王”们
需要被严格的惩罚吗?
时隔三年,这样的全家福
你见过吗?
▼
▍整合来源:特区新闻广场、海峡导报、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南都周报以及网络,编辑:陈狐狸
▍所有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务支持:瞿燕飞律师/王欣律师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先看后赞,人生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