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师地域黑河南

律师地域黑河南(河南律师协会地址)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5-21 10:18:05 浏览5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因为河南大学小姐姐和控告北京台春晚小品歧视的律师,河南又火了。我们这次扒了一下河南人近20年被黑的历史,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事情……

  作者 | 酥麻麻 沙捞越

  美编 | 黄山

  河南又双叒叕躺枪

  短短一周内,一个在河南大学念书的陕西女孩,一个在西安工作的河南籍律师,用不同的方式(企图)为河南人正名。

  

  小姐姐自称是在河南大学上学的陕西人,在长微博中用自己的所见所闻驳斥身边人对河南的种种偏见。该博文被人民网、大河网等媒体转发、报道,引来成千上万的网友讨论。绝大多数网友认为“姑娘三观超正”,也表达了对地域歧视的深恶痛绝。

  

  北京电视台今年的春晚小品《取钱》也因为小品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河南话而上了头条。2月7日,西安一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

  这位律师就没有小姐姐那么幸运了,网友对此举态度不一。有曰此乃“艺术创作而已,不必小题大做”、“河南人给河南人自己招黑”,有曰“这个律师想红”,有曰“Interesting”,也有的人认为“就该较真,不应该再纵容地域黑行为”。

  可是大家争论了这么久,真的问过河南人民的意见吗律师地域黑河南

  作为一个河南人是什么体验?

  找工作要被特殊对待律师地域黑河南

  

  

  2008年4月10日,江苏昆山一企业招工简章上明确注明:河南、山东人员不要。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超市值班经理……认为:“超市里总是丢牙膏、花生油,我们不能说是河南人做的,但他们口碑不好。……我们只看身份证,河南东北人不要。”

  甚至成为“犯罪团伙”的代名词:

  

  深圳市龙岗区某大街挂着警方“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和“凡举报河南籍团伙敲诈勒索犯罪、破获案件的,奖励500元”的大横幅。图片来源:网易

  时至今日,百度记忆中的“河南人”依然专注偷井盖、依然名声不好:

律师地域黑河南(河南律师协会地址)

  

  知乎问题“说到河南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下面,有网友分享自己被地图炮击穿膝盖的经历:

  @芬达酱:在北京上学,有一次放假回家打车去机场。出租车师傅问我家是哪的,我说河南的。师傅说:“这么好一姑娘怎么是河南人呢?”我当时就说:“你停车吧我要下车。”后来师傅道了歉也就没下去,想想那次还挺冲动的,那会儿车还在高架桥上呢。

  @火烧木旺旺旺猫人:玩lol,遇到从开局偷塔偷到结束的剑圣蛮王== 会问:你大爷的是河南的?

  

  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但是河南人已经修炼成了“强心脏”。就拿小编身边的河南籍朋友来说,他们的反应是……

  地图炮1.0:荧屏和大众媒体之功

  世人对河南人的满满恶意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国产影视剧。土逗带你一分钟看完哪些电影电视剧“黑过”河南人:

  

  豆瓣网友@我不知我是谁 评论《分手大师》:“ 最后,大黑河南。我不明白,本来好好地说话与配音,为什么突然就变成河南话,而且有几处演员还没转换过来,一句话中普通话与河南话混杂。演大师的猥琐大叔,设定成这个形象,明显是在黑河南人形象。连柳岩最后也变成了河南腔与河南泼妇,我不知道邓超此举是什么意思。一部片子非要黑了河南人才有笑料么?诚然,河南确实有人渣,但哪个省没有呢?一部全国上映的片子,一定要搞这种地域嘲笑的低级手段么?荒唐至极。”

  新闻媒体在妖魔化河南人上也“功不可没”:郭卓娅等学者曾分析《人民日报》、《京华时报》、《羊城晚报》、《解放日报》四家媒体中42篇出现“河南人”关键词的文章,发现:1、负面报道的数量几乎等于正面报道和中立报道的总和;2、负面的话语论述比较固化,集中在“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从事体力劳动者形象和贪赃枉法的政府、单位、企业负责人形象”。

  关于河南人媒介形象的相关研究很多,在商业媒体更加是重灾区,在此不表。

  地图炮2.0:网络狂欢

  地域黑、地图炮们在互联网上更加放飞自我,一发不可收拾。2006年,河南人李东照起诉深圳龙岗警方悬挂歧视性横幅并且胜诉。同年,网易设计、制作了题为《任诚宇、李东照:河南人名誉卫士》的专题网页并引用了上海新闻晚报歪曲、捏造的侮辱、歧视性报道。李东照因此把网易告上了法庭,被称作“全国首例传媒歧视案”。网上搜索不到此案的结果,而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看到网易新闻评论区地图炮满天飞却无人管理的景象。

  

  去年,自称主持人的微博实名用户@胡伟Hovi屡次在微博上发出针对河南人的不当言论,并由此掀起污浊的网络骂战,在河南居住30年的市民井长水一纸诉状将胡伟告上金水区人民法院。这么看来,那位要求起诉春晚小品的律师,并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很多人可能没有见过真正的河南人,就在漫山遍野的网络段子里面对河南人形成了刻板印象。职业段子手,让河南人成了“活在段子里的河南人”。这些只在乎流量不在乎社会影响的商业头脑们,借用或恶意使用语言与形象,以嘲讽取乐的段子制造网络狂欢。此外,一些文化知识精英,也不乏通过文学作品,在文化尊严上,彻底贬低这一群体,无形强化了歧视与隔离。关于河南的新闻报道,例如诈骗、拐卖儿童、平坟、矿难、腐败.....的确有其事实基础,可是,这些负面新闻的背后,同样藏着很多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妖魔化河南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就算你没有认识哪怕一个河南人,相信你也听说过这样一句顺口溜:

  “十个河南九个骗,还有一个是教练。”

  这句顺口溜,有一个早期版本:

  “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

  这种“十亿人民九亿X”的段子是怎么来的呢?

  追根溯源,原来还有一个更早的版本,诞生在改革开放初期:

  “十亿人民九亿商,大家一起骗中央”

  20多年间,一个先黑人民,再黑河南人民的段子,说明了啥???

  

  谁是段子的始作俑者,已经无从考证,但我们不妨参考1998年出版的《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通讯》(北京大学主办)中的一篇文章——《当代流行的讽喻谣谚》。

  “十亿人民九亿X,还有一亿在XX”是该文发表前些年社会上最为普遍的一类说法,尽管当时十亿人口在中国已经成为过去,但人们针对某些社会现象套用该句式形成的顺口溜,流传范围越来越广,对象越来越多。其中“十亿人民九亿商,大家一起骗中央”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经商热”。

  这里的“经商热”指的是1985年价格双轨制改革。

  “国有企业用计划外原材料增加产量,增产的产品不实行价格控制,直销市场,产销完全市场化。这样就在计划经济里面派生出了市场经济,官员与厂商勾结起来劫掠社会财富。政府官员以出卖审批权为渠道,参与和助长倒买倒卖,因而被称为“官倒”。……1985年,全国有各类“官倒”公司大约32万家,它们大多数是无人员、无资金、无设备、买空卖空的皮包公司。”

  ——樊斤品《猖獗的“官倒”》

  由此可见,“十亿人民九亿商,大家一起骗中央”的讽刺段子,是在“官倒”盛行之时开始流行的,一开始跟河南毛线关系都没有。

  可是,这个段子后来是怎么跟河南扯上关系的呢?是什么让河南最终躺枪,成为 “大骗省”?人家明明是一个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大粮省”:

  

  它明明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为什么教育资源相对贫乏???

  

  图片来源:知乎账号@Lovear Easy

  它明明是劳务输出大省,给东部和沿海各省贡献GDP,为什么却被掌握话语权的人们黑成翔???

  2014年我省85.1%的农村家庭有劳动力转移,户均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74人。……从就业结构看,转移主要集中在“建筑家装业”、“机械加工”和“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总体的比例为53.7%。

  ——河南省统计局《2014年我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一个段子的演变,折射出尴尬的现实: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老百姓为官倒背了黑锅;后来,河南为中国发展背了黑锅。

  你不知道的河南人,是酱婶儿的……

  前面提到的河南人“黑形象”其实是进入21世纪后才井喷的事。短短半个世纪以前,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同样是河南民工,他们的形象是这样身手不凡,英姿飒爽:

  

  凌空除险。摄于1960年,红旗渠。图片来源:红旗渠官网

  同样是河南农民,他们的形象是这样沉着冷静,十项全能:

  

  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摄于1960年,红旗渠。作者魏德忠。图片来源:fotocn.org

  1959年,河南省林县县委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穿越太行山区的“引漳入林”工程,以解决林县用水困难的问题。

  

  浩浩荡荡的运料大军。摄于1960年,红旗渠。作者:魏德忠。图片来源:fotocn.org

  作者回忆:“……我走到近处爬到山坡上抬头一看,只见悬崖峭壁上,一群人吊在那里开山凿石,往山下一看,成百上千的人们推着独轮车往工地运送物资,像一条长龙一样,十分壮观,令我震撼。这不就是当年的愚公吗?这不是当年的鲁班吗?这不就是当年的大禹?这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我很振奋,很激动。”

  1960年2月,工程开工,当时的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耗时逾十年,最终建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旗渠”。红旗渠竣工后,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吃水问题,有效灌溉面积为54万亩。

  

  民工吃住在山洞,终建成一渠水一渠粮。摄于1968年,红旗渠。作者:魏德忠。图片来源:fotocn.org

  拍摄上述照片的记者魏德忠回忆:

  那时候生活很苦,交通不便,我从郑州坐火车到安阳,从安阳坐公交车到林县,从林县再到工地。那时候工地在深山老林,没有路,也没有车,县委帮助我坐牛车、马车、拖拉机,搭乘往渠首送菜、送物资的货车。我坐到车顶上,下了车以后,身上都是土,像个泥人一样,但是我看到工地上那种劳动的场面,也就不觉得累了。他们的精神给我鼓舞,这是让我坚持十年拍摄的最珍贵力量。

  眼下很多地域黑认为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原地区落后、土气,可是最最关键的问题是:“土”又怎么了?

  这凿山引水的浩大工程,不是农民、工人一扁担、一榔头开出来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靠自己的胼手胝足,从家园走向水源,再把水引向干涸的土地,难道不是一件光荣的事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有错吗?

  20年过去,一个地区的人民由“红”变“黑”。可是,我们又要花多少个年头,才能把“黑”变“白”?被地图炮击中过的各省同胞们,除了偶尔用伟大的中华民族来麻痹一下自己以外,什么时候才能正视文化以外的政治、经济鸿沟?

  本文首发于土逗公社

  转载请联系土逗获得内容授权

  土逗挖掘机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土逗公社来帮忙律师地域黑河南

  挖一下提神醒脑,挖两下整个人都不好,挖三下世界大同无烦恼。

  投稿信箱:contact@tootopia.me

  

  点击关键词查看更多

  土逗TV| 弟子规| 打工春晚| 假电视剧| 春运| 洗剪吹| 雾霾| 虹桥一姐| 分享经济|特朗普| 维密| 微博| 古巴| 游戏| 清华| 北大| 书单| 新年愿望| 城中村| 商学院|逼婚……

  ●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