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窃罪

偷窃罪(盗窃罪量刑标准2022)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02-20 02:40:07 浏览19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今天由本站作者精选网络热门的偷窃罪相关内容文章,以及盗窃罪量刑标准2022对应的信息,希望本章内容对您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盗窃罪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盗窃罪规定了三档法定刑期。第一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窃取是一种通过平和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第三人占有的行为。如果手段中含有暴力成分,就不能定盗窃。

具体而言,该罪名刑罚的三档法定刑期分别有:第一是对盗窃数额较大的犯罪分子,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犯罪分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是对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是对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什么是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的构成要素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盗窃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对主体的修改是对本罪修改的重要内容。依原刑法,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少年犯惯窃罪、重大盗窃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法取消了此规定。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盗窃罪故意的内容:⑴行为人明确地意识到其盗窃行为的对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只要依据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常识,推知该物为他人所有或占有即可。至于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是谁,并不要求行为人有明确、具体的预见或认识。⑵对盗窃后果的预见。如进入银行偷保险柜,就意图盗窃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的财物。进入博物馆就意图偷文物。这样的犯意,表明了盗窃犯意图给社会造成危害的大小,也就表明了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解释》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如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非法占有不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为第三者或集体占有 ⑷非法占有不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为第三者或集体占有。

什么叫盗窃罪?

盗窃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犯罪主体。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二、侵犯的客体。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三、主观要件,盗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四,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关于偷窃罪和盗窃罪量刑标准2022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群贤毕至

访客